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痰饮喘逆

    【痰饮喘逆之症】面色虚白,胸中漉漉有声,时咳时呕,卧下喘逆,此痰饮逆之症也

    【痰饮喘逆之因】饮水过多,脾弱不能四布,水积肠间,成痰成饮,上干肺家,则喘息

    【痰饮喘逆之脉】多见弦滑,或见弦紧,或见弦数。弦紧寒饮,弦数痰热。

    【痰饮喘逆之治】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甘遂半夏汤、二陈汤。带表症者,小青龙汤;大便闭者,导痰汤加大黄,甚者滚痰丸、十枣汤。

    苓桂术甘汤见痰饮门。

    小半夏汤见支饮门。

    甘遂半夏汤见留饮门。

    二陈汤见湿痰门。

    小青龙见溢饮门。

    滚痰丸见悬饮门。

    十枣汤见悬饮门。

    导痰汤见食积痰门。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