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风发疟

    (即《金匮》少阳热疟)

    【风发疟之症】热极生风,消渴易饥,其脉弦数,症兼少阳。《内经》止有巨阳阳明象,而少阳之疟,惟以三阳俱虚,暗为地步,未曾明示。故仲景特以疟脉自弦弦数一条,发明《内经》内外皆热,喘渴冷冻饮料,以着少阳风发疟疾之症也。

    【风发疟之因】风属东方甲乙,风能胜湿,风主乎燥,风热之邪,挟少阳木火之势,传入三阳之经,而风发烦渴之症作矣。

    【风发疟之脉】疟脉自弦,弦浮风发,弦数风热,风热交作,故曰风发。

    【风发疟之治】仲景以寒饮食消息之,止其烦渴,退其风热。今以知母石膏汤,合小柴胡汤治之,大便结者,大柴胡汤下之。

    知母石膏汤治少阳有热无寒,风发瘅疟也。

    知母 石膏 粳米 竹叶 干葛 麦门冬 甘草 柴胡 黄芩

    水煎,冲梨汁一碗,蔗浆一碗。呕者加芦根汁。

    小柴胡汤治少阳寒热,胸满心烦喜呕。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 半夏

    加大枣,水煎,冲梨汁,蔗浆。

    大柴胡汤治疟疾里症急,不得不下者。

    柴胡 黄芩 半夏 陈皮 甘草 大黄

    细详仲景寒饮食,必是梨汁、蔗浆、瓜汁等,但痰食凝滞于中,不可用,故补出三方治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