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酸、苦,寒,无毒。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唐本注云∶蔓生,叶似白蔹,生平泽。今按别本注云∶四月、五月采,阴干。(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或生人家篱墙间,俗呼为笼草。取根捣以敷痈肿多效。又《图经》云∶蔓生,茎端五叶;花青白色,俗呼为五叶莓。叶有五丫,子黑。一名乌蔹草,即乌蔹莓是也。
陶云五叶莓,生人家篱墙间。捣敷疮肿,蛇虫咬处。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味酸、苦,寒,无毒。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唐本注云∶蔓生,叶似白蔹,生平泽。今按别本注云∶四月、五月采,阴干。(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或生人家篱墙间,俗呼为笼草。取根捣以敷痈肿多效。又《图经》云∶蔓生,茎端五叶;花青白色,俗呼为五叶莓。叶有五丫,子黑。一名乌蔹草,即乌蔹莓是也。
陶云五叶莓,生人家篱墙间。捣敷疮肿,蛇虫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