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陆英_图缺)
味苦,寒,无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熊耳川谷及冤句。立秋采。
唐本注云∶此即蒴 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 条。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树名木英,此三英也,花、叶并相似。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陆英,一名蒴 。味苦、辛,有小毒。能捋风毒,香港脚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俗之,妙。
图经曰∶陆英,生熊耳川谷及冤句,蒴 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所在有之。春抽苗,茎有节,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采根、茎。或云即陆英也。
《本经》别立一条,陶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唯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耳,然亦不能细别。再详陆英条,不言所用。蒴条云用叶、根、茎,盖一物而所用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敷)也。华、 ,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为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则此物既有英名,当是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
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用各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无疑也。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陆英_图缺)
味苦,寒,无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熊耳川谷及冤句。立秋采。
唐本注云∶此即蒴 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 条。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树名木英,此三英也,花、叶并相似。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陆英,一名蒴 。味苦、辛,有小毒。能捋风毒,香港脚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俗之,妙。
图经曰∶陆英,生熊耳川谷及冤句,蒴 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所在有之。春抽苗,茎有节,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采根、茎。或云即陆英也。
《本经》别立一条,陶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唯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耳,然亦不能细别。再详陆英条,不言所用。蒴条云用叶、根、茎,盖一物而所用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敷)也。华、 ,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为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则此物既有英名,当是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
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用各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