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曰∶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叶大而涩。又《南越志》曰∶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皆夷语也。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出新平县。状若茶树,阔大,无毒。主烦渴热闷,下痰,通小肠淋,止头痛。彼人用代茶,故人重之如蜀地茶也。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味苦,平。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出南海诸山。叶似茗而大。南人取作当茗,极重之。《广州记》曰∶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叶大而涩。又《南越志》曰∶龙川县出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皆夷语也。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出新平县。状若茶树,阔大,无毒。主烦渴热闷,下痰,通小肠淋,止头痛。彼人用代茶,故人重之如蜀地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