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
唐本注云∶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两两相并,四四相对,而色赤味甘。
煮以饲小儿杀蛔虫。不入方用。陆机《草木疏》名击迷,一名羿先。
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荚 ,主六畜疮中蛆,煮汁作粥灌之,蛆立出。皮堪为索。生北土山林间。(唐本先附)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
唐本注云∶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两两相并,四四相对,而色赤味甘。
煮以饲小儿杀蛔虫。不入方用。陆机《草木疏》名击迷,一名羿先。
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荚 ,主六畜疮中蛆,煮汁作粥灌之,蛆立出。皮堪为索。生北土山林间。(唐本先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