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紫荆木

    作者: 唐慎微

    (紫荆木_图缺)

    味苦,平,无毒。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今人多于庭院间种者,花艳可爱。(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紫珠,寒。主解诸毒物,痈疽喉痹,飞尸蛊毒,肿下 ,蛇虺、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一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

    生江东,林泽间有之。日华子云∶紫荆木、通小肠。皮、梗同用。花功用亦同。

    图经曰∶紫荆,旧不着所生州郡,今处处有之,人多于庭院间种植。木似黄荆,叶小无桠,花深紫可爱。或云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如小珠,名紫珠。江东林泽间尤多。

    衍义曰∶紫荆木,春开紫花,甚细碎,共作朵生,出无常处。或生于木身之上,或附根土之下,直出花;花罢叶出,光紧,微圆。园圃间多植之。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