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
陶隐居云∶俗人摩以涂风毒诸肿,亦效。然不及青木香。又主金疮止血,亦疗淋用之。
唐本注云∶此物出昆仑盘盘国也。虽不生中华,人间遍有之也。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紫真陈藏器云檀树如檀。出海南。本功外,心腹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外台秘要止血止痛至妙。凡裹缚疮,用故布帛,不宽不急,如系衣带即好。千金方∶治一切肿。以紫檀细碎,大醋和敷肿上,梅师方∶治金疮止血。急刮真紫檀末,敷之。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咸,微寒。主恶毒,风毒。
陶隐居云∶俗人摩以涂风毒诸肿,亦效。然不及青木香。又主金疮止血,亦疗淋用之。
唐本注云∶此物出昆仑盘盘国也。虽不生中华,人间遍有之也。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紫真陈藏器云檀树如檀。出海南。本功外,心腹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外台秘要止血止痛至妙。凡裹缚疮,用故布帛,不宽不急,如系衣带即好。千金方∶治一切肿。以紫檀细碎,大醋和敷肿上,梅师方∶治金疮止血。急刮真紫檀末,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