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平,无毒。主五痔,止血。炙食,或为散饮服之。
唐本注云∶鸟似 而有帻者是。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鸲鹆主吃,取灸食之,小儿不过一枚瘥也。腊月得者,主老嗽。(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嗽及吃噫下气,炙食之,作妖可通灵。眼睛和乳点眼,甚明。
陈藏器云∶目睛和乳汁研,滴目瞳子,能见云外之物。五月五日取子,去舌端,能效人言。
又可使取火。食疗寒。主五痔,止血。又食法∶腊日采之,五味炙之,治老嗽。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捣为散,白蜜和丸并得。治上件病,取腊月腊日得者良,有效。非腊日得者,不堪用。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味甘,平,无毒。主五痔,止血。炙食,或为散饮服之。
唐本注云∶鸟似 而有帻者是。今按 陈藏器本草云∶鸲鹆主吃,取灸食之,小儿不过一枚瘥也。腊月得者,主老嗽。(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嗽及吃噫下气,炙食之,作妖可通灵。眼睛和乳点眼,甚明。
陈藏器云∶目睛和乳汁研,滴目瞳子,能见云外之物。五月五日取子,去舌端,能效人言。
又可使取火。食疗寒。主五痔,止血。又食法∶腊日采之,五味炙之,治老嗽。或作羹食之亦得;或捣为散,白蜜和丸并得。治上件病,取腊月腊日得者良,有效。非腊日得者,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