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丹溪手镜》 肺痿肺痈肠痈(二十二)

    作者: 朱丹溪

    脉数应当发热而又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脉数而虚,咳唾涎沫,为肺痿。

    脉数而实,或滑,咳而胸隐隐痛,为肺痈。

    脉紧而数,脓为未成;紧去但数,脓为已成。

    脉滑而数,小腹坚满,小便或涩,或汗或寒,为肠痈。

    设脉迟紧聚,为瘀血,下血则愈。

    设脉洪数,脓为已成。滑为实,数为热,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败浊,甚者腹胀转侧闻水声。

    肺痿热在上焦,其病多涎唾,小便反难而数,大便如豚脑,欲咳不咳,咳出干沫,唾中出血,上气喘满,或燥而渴,寸口脉数而虚,按之涩。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人参(一两) 姜(三片) 枣(三枚) 同煎。

    肺痈乃风伤于卫,热过于荣,血为凝滞,蓄热痈肺,其病咳唾脓出,口燥胸中隐隐痛,喘满不渴,唾沫腥臭,时时振寒,吐出米粥,寸口数而实,按之滑。

    小青龙汤治肺痈先解表之邪也,此治肿疡之法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喘不得卧也。

    葶苈炒黄,研丸弹子大,水三升入枣先煎二升,入葶苈煎至一升,顿服之。

    先进小青龙三服后,进此。

    桔梗汤治咳胸满,唾如米粥,当吐脓血。

    甘草 桔梗 水煎。

    苇叶汤治咳有微热烦,胸心甲错,此治溃疡之法也。

    苇叶(二升切) 薏苡仁(八两) 栝蒌仁(八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煎服。

    秘方栝蒌仁连穣一个煎服。

    肠痈乃湿热所为也。

    薏苡仁(七分) 附(煨削) 败酱(各二分) 散,治肠痈腹皮急,身甲错,如胀,本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者是,水煎服之。

    大黄牡丹汤治肠痈未成脓,可下之。

    大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芒硝(二两) 瓜子(一升) 桃仁(五十个) 水煎顿服。

    云母膏有一女子腹痛,百方不治,脉滑数,腹皮急,脉当沉细,今反滑数,以此下之。

    云母膏丸梧桐大,百丸,阿胶烊入,酒下之,下脓血为度。

    囊痈乃湿热下注也,浊气流入渗道,因阴道亏,水道不利而然,脓尽自安。

    当归甘草防风汤李方治便痈。

    桃仁承气汤张方治便痈。

    便毒方胡芦巴(末服) 又川楝灰(亦好。)

    乳痈奶房因浓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

    又有怒气激其滞乳而成。

    又儿口吹嘘滞乳而成。

    盖乳房为阳明所属,乳头为厥阴所经。凡病皆阳明经也,深者为岩,治宜疏厥阴之滞,清阳明之热,行汗血、散肿结。

    石膏( 清阳明) 青皮(疏厥阴) 桦皮(烧) 白芷 栝蒌皮(消肿) 甘草节(行血)蜂房 气郁加台芎、香附,葛根(引经)

    上姜酒饮。

    又方大黄 天花粉 川归 甘草节(一两) 栝蒌子 穿山甲(陈壁土炒各一两半)

    酒丸。

    骨疽因浓味及酒后涉水后,寒攻,热邪深入髀枢穴左右,痰积瘀血相搏而成附骨疽。

    苍术 川柏 青皮(行) 虚加牛膝 姜汁(辛散) 甘草 发不动加麻黄 冬加桂 夏加芩

    防风通圣去芒、黄,入生犀角末、浮萍末,治骨疽。

    附骨疽与白虎飞尸历节皆相似

    历节走注不定;白虎飞尸,按之亦能作脓;着骨而生附骨疽,痛,按之无益。

    内疽因饮食之火、七情之火,相郁而发,在腔子而向里,非十肠胃肓膜也,以其视之不见,故名之曰内,治宜四物加凉剂。

    师云∶有人性急味浓,左胁下一点痛,每服热燥之药,脉轻则弦,重则芤,知其痛处有脓,因作内疽治。

    瘿状多着肩项,如坚硬不可移,名石瘿。皮色不变,名内瘿。赤脉交络,名血瘿。筋脉露结,名筋瘿。随忧怒消长,名气瘿。

    瘤状随气凝结,有骨脂脓血肉

    口疮焰硝 硼砂 含口不开,醋磨南星敷涌泉穴。

    饮酒入口糜导赤散 五苓散

    风寒结绝阳气,声不出半夏(一两) 草乌 桂(各一钱) 煎服。

    赤口疮白矾(飞) 没药 乳香 铜绿 末掺。

    白口疮雄黄 没药 乳香(各一钱) 轻粉(五分) 巴豆 末掺。

    唇紧燥裂生疮青皮(烧灰) 猪脂调敷。夜卧头垢亦可。

    口疮痛五倍子(一两) 黄柏(蜜炙) 活石(各五钱) 铜绿末掺。

    又白蔷薇根汁嗽之。

    有小儿口疮不食以矾汤浸脚上半,顿宽;用蜜炙川黄柏(炒) 僵蚕同为末,敷之,立下乳而安。

    脚足上生毒疮蜜佗僧 黄连 俱末敷。

    又杜牛膝盐KT 。

    又旱莲草即墨汁草也,以盐KT ,以桑白皮打细作饼盖,干则易。

    又无名异,又黄柏末、龙骨末敷。

    阴疮腊茶 五倍子(等分) 腻粉(少许) 同敷。

    又雄黄敷。

    手痴疮皂角 轻粉 枯矾 黄连 黄柏

    沙疮塌地藤(烧灰敷。)

    恶疮霜后凋残芭蕉叶干末,香油调敷,油纸掩。先洗,用忍冬藤、金丝草、葱、椒煎。

    又松上白蚁、黄丹(各烧黑),香油调敷,外有油纸掩上,日易,后用龙骨为末,掺口上收肉。

    又黄丹、香油煎,入朴硝抹上。

    金丝疮如绳线巨细不一,上下至心即死,可于疮头刺之出血后,嚼萍草根涂之安。

    疡家不治证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