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皮哨子(图缺),味苦,性微寒。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昔一人饮水,将蚂蝗一条吸入鼻中,头常眩疼,鼻中常流血水,面黄形瘦,后得一人传此方,以水一钟于鼻上闻,蚂蝗见水,从鼻孔中伸出,动则缩入鼻中。将皮哨子壳为末,吹入鼻中,蚂蝗自落下。
──务本卷三
皮哨子,味苦,性微寒。主治七疝肝症∶气、狐疝,用茴香为使。水疝,用陈皮为使。
余者引用橘核为使。烧灰吹鼻,治诸虫入脑,立愈。圆者属阳,治气,光者属阴,治血。
──模板卷五
《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皮哨子(图缺),味苦,性微寒。皮治膀胱疝气疼痛。子壳杀虫。
昔一人饮水,将蚂蝗一条吸入鼻中,头常眩疼,鼻中常流血水,面黄形瘦,后得一人传此方,以水一钟于鼻上闻,蚂蝗见水,从鼻孔中伸出,动则缩入鼻中。将皮哨子壳为末,吹入鼻中,蚂蝗自落下。
──务本卷三
皮哨子,味苦,性微寒。主治七疝肝症∶气、狐疝,用茴香为使。水疝,用陈皮为使。
余者引用橘核为使。烧灰吹鼻,治诸虫入脑,立愈。圆者属阳,治气,光者属阴,治血。
──模板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