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减肥新法与技巧》 四、术后注意事项

    (一)饮食与起居全麻者术后需要静脉补液,出血量多时给予输血。次日可进流汁或半流汁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术后床上应活动两下肢,争取早日下床活动。

    (二)加压和测量拆线后脂肪抽吸区仍需加压,最好穿特制弹力加压衣3个月。定期测量观察疗效。

    (三)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皮肤瘀斑和水肿 术后皮肤抽吸区常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瘀斑,一般4周内消退,少数人有长期皮肤色素改变。

    皮肤水肿也常出现,尤其在下肢行脂肪抽引时,可以持续几个月才慢慢消退。

    2、皮肤外形不平整 手术后皮肤外观不平,按之凹凸可及,其原因可能是抽引脂肪量不均匀。另外采用辐射状抽吸保留了隧道间皮肤与深部筋膜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此结构收缩也可引起不平整。但多数病人随着脂肪组织的代偿可恢复平整。

    3、并发症 脂肪抽吸术是一组织创伤较大手术,由于病人体质、技术操作等原因,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肿、皮肤部分坏死、感染、静脉栓塞和脂肪栓塞。因而对手术应予高度重视。脂肪抽吸术是目前矫正体态畸形较理想的方法,但对它的治疗效果应有客观的认识,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合实际的。

    病例介绍

    ××,女性,26岁,未婚。因腹部明显隆起影响外形两年余入院。身高约158厘米,体重60千克,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腹围94厘米。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壁脂肪抽吸术。

    在两侧髂前上棘内4厘米处作皮肤切口,向腹部及髂腰区行隧道式辐射状抽吸,抽出量为1500毫升,术中输血200毫升,血压脉搏平稳。术后第2天负压吸引200毫升血性液体,第3天为30毫升,遂拔去引流。10天拆线,伤口愈合良好,皮下有轻度瘀血斑。同部位术后测量为89厘米,减少5厘米,体重58千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