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匮翼》 食积痛

    作者: 尤怡

    食积痛者,经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其症恶心恶食,吞酸嗳腐,其脉多沉实,当分三焦而治,在上吐之,在中消之,在下下之。

    吐之方

    烧盐半升,温汤五六升,和服探吐。

    吴鹤皋云∶凡腹痛连胁膈,手足冷,脉沉伏者,多是饮食痰饮,填塞至阴,抑遏少阳上升之气,不得敷畅。两实相搏,令人自痛,肢冷脉伏,皆阳气闭藏之象也。经曰∶木郁达之。故用吐法,咸能软坚,故用烧盐。

    消之方

    取其余类烧作末,酒服方寸匕。(如食肉即以肉烧作末,然必得如所食者烧作末乃效。

    鹤年)

    又治杂食瘀实不消,心腹坚痛方

    白盐一升,以水三升,煎服吐下即定。

    下之方

    川大黄 干姜 巴豆(去皮心,研压去油,等分)

    蜜丸如小豆大,温水下一丸,实者加一丸,未知服三丸,腹中鸣转下行便愈。此治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闭者,宜浓朴三物汤,或枳实导滞丸良。

    浓朴三物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二枚,大者,炙) 大黄(四两)

    水二斗,煮枳实、浓朴二味,至五升,下大黄煮取二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