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鼻中生息肉(附论)

    作者: 朱梓

    夫鼻者。肺之窍。鼻和而知香臭。风寒客于肺经。则鼻气不利。致津液壅遏。血气搏结。

    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

    雄黄散治鼻中息肉搏鼻。

    雄黄(研)细辛(去苗叶)木通(锉)蕤仁(研)皂荚(炙刮去皮并子各一分)白矾(过半两)矾石(黄泥包过半两)藜芦(炙)地胆瓜蒂地榆(洗去泥土)茹(各三分)亦得。取瘥为度。

    治息肉方。

    (出直指方)甘遂明矾()朱砂雄黄雌黄藜芦瓜蒂(等分)上为末。清蜜调敷。前鼻二药

    羊肺散

    (出医方集成)

    治鼻中息肉。肺气壅。窒不闻香臭。

    羊肺(一具薄切去筋膜炙令干)木通(锉半两一作通草)干姜(炮制)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芎(各半两)白术(米泔浸一宿锉碎炒黄四两)上为散。每服一钱。于食后米饮调下。日二次。又一方。以水调药。灌入肺中。煮熟细切。焙干为末。每服二钱。

    取鼻痔。

    全蝎(一钱)巴豆(五粒去油)丁香(五粒)白丁香(五粒即瓦雀粪)螺青〔一匙(字)〕其鼻痔肉化烂了。(玄武膏药方见膏药门)

    二丁散治鼻中生息肉。

    丁香(七个)赤小豆粟米(各七粒)苦丁香(七个)石膏(少许)上研为细末。竹筒吹入鼻中。自消了。鼻不闻香臭。亦可吹之。或有偏头风。亦可吹用。

    消鼻痔

    (出本事方)

    此方紧。如欲稳慢。可用前一方。

    瓜蒂(炒)甘遂(各四钱)枯白矾(炒)螺青(炒)草乌尖(炒各半钱)上为末。用真麻油。搜和成剂。令硬些子不可烂。旋丸如小豆大。入鼻中令达痔上。其痔化为水。肉皆烂下。每日一次妙。

    真珠散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

    真珠白矾(一作矾石)桂心细辛(各一两)木通(半两锉一作通草)上为细散。每用半

    矾石散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得息。

    矾石藜芦(各六钱)瓜蒂〔二十(七)枚〕附子〔二钱(十二铢)〕上各捣筛合和。以小半两。

    赤龙散

    (出儒门事亲)

    治鼻中肉蝼蛄。

    赤龙爪苦丁香(各三十个)苦葫芦子(不以多少)麝香(少许)上为末。用纸捻点药末用之。

    青金散

    (出儒门事亲)

    治鼻息肉。闭塞疼痛。

    芒硝青黛(各半钱)乳香没药(各少许)上为细末。鼻内嗅之。

    矾石丸治鼻生息肉。

    矾石(熬令汁枯四两)木通(锉)细辛(去苗叶各半两)丹砂(研一分)上为末。和匀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绵裹纳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则止。一方蜜和丸。一方捻绵细如枣核。沾散如小豆。并绵纳鼻中。

    羊踯躅丸

    (出圣惠方)

    治鼻塞。鼻中生息肉。不通利。

    羊踯躅花白矾石(细研各半两)肉苁蓉(一分)上为细末。以青羊脂和绵裹。

    如枣核大纳鼻中。日夜四五度换之。以渐消烂即瘥。

    通草散

    (出海上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通草(半两)矾石真珠(各一两)上为末。捻绵如枣核大。取药如小豆。着绵头纳鼻中。日三易之。一方有桂心、细辛各一两。同前捣末和使之。

    取鼻痔

    (出本事方)巴豆(十二个去壳)阳起石(三十个)石莲心(三十个)上为末。每用半字许。

    搐入鼻中。又用绵块子蘸药。塞入鼻中。其痔肉化烂出。

    吹鼻散

    (出本事方)

    治鼻中息肉。及黄胆。及暴得黄疾。

    苦丁香(乃瓜蒂十四个)赤小豆丁香(各十四个)上慢火焙干为末。入脑子少许。

    口内先含水。次将小竹管吹药入鼻中。半盏茶末多尽为度。候头疼痛时取下。

    地胆膏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闭塞不通。肿大。点药清消。

    生地胆细辛(去苗叶)白芷上等分。先捣罗白芷、细辛为散。次将地胆压取汁和成膏。用少许涂敷息肉上。取消为度。亦单以地胆汁。于竹筒中盛。当上灌之即消。无生者。

    酒煮汁用之。

    治鼻痔

    白矾(火烧飞)瓜蒂(各一钱)细辛(少许)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每用一字。

    贴在鼻内痔上。一日三次。不过三日。即愈。

    治鼻痔。

    明矾(一两)蓖麻(七粒)盐梅(五个去核)上为一处。入麝香少许。捣杵为丸。

    绵子包塞于鼻内。令着息肉。候化清水出。四边自然玲珑。其息肉自下。

    治鼻中息肉渐大。气息不通。妨闷。

    (出圣惠方)藜芦(三分去芦头捣为末)雄黄(细研)雌黄(细研各一分)上同研令匀。每用时以蜜调散。用纸捻蘸药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则自消化。不得涂药在于两畔。恐涕落于药上。

    又方

    细辛釜底墨上为末水调涂方寸匕。

    瓜丁散

    (一名细辛散出直指方)

    治有息肉。不闻香臭。此药敷之。即化黄

    水。点滴至尽。不三四日遂愈。不复作。

    瓜丁(即瓜蒂)细辛上等分为末。以绵裹如豆许塞鼻中。须臾即通。鼻中息肉。俗谓之鼻痔。无不效。

    地龙散

    (一名蚯蚓散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

    地龙(去泥沙一分)猪牙皂荚(一瓣)上烧灰罗细。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出清水尽。即息肉自除。

    胡粉膏治鼻中息肉不通。

    胡粉(炒)白矾(烧令汁尽等分)上为末。用青羊脂和成膏。以少许涂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并鼻衄。

    (出海上方)用炙皮为末。绵裹塞之。三日。

    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

    (出圣惠方)用烧矾石末。以面脂和。绵裹着鼻中。数日息肉随药消落。

    又方

    用狗头骨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钱。研细吹鼻中。息化为水。一方细碾灰。猪脂和贴之。

    又方

    (出危氏方)或黄柏、苦参、槟榔、等分为末。以猪脂研敷。

    又方

    (出直指方)或青黛、槐花、杏仁研敷。

    瓜蒂膏

    (出圣惠方)

    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

    用陈瓜蒂一分为末。以羊脂和成。时以少许敷之。一方为末。少许着鼻中必消。如此三四度。或以绵裹末塞鼻中。

    地胆汁

    (出肘后方)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用生地胆一枚。取汁涂息肉上。一宿得消。无生者。捣干为末。酒渍敷之。

    雄黄散治鼻中息肉。

    用雄黄五两。置砂锅中。以醋煮三复时取出。薄醋洗过。夜露晓收。三度。细研如粉。

    每服二钱。温水调下。日再。不出半月息肉自出。神效。

    治鼻塞息肉不通。

    以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自通。

    治鼻中息肉。黑靥。

    用青蒿烧灰。和锻石淋汁熬为膏。点息肉、黑靥。

    又方

    (出圣惠方)用蜣螂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削去竹青油。单裹筒口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研细为散。涂息肉上。当化为水。

    导引法治鼻息肉云。端坐直腰。以鼻纳气。以右手捻鼻。除目暗。泪若出。徐徐

    闭目吐气。鼻中息肉、耳聋亦能除。又云。东向坐不息三通。以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息

    肉。

    又方

    (出圣惠方)用釜底墨。细筛水服之。三五日瘥。

    轻黄散

    (出卫生宝鉴方)

    治鼻中息肉。

    轻粉(一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一分)雌黄(半两)麝香(少许)上件四味。

    净乳钵内先研杏仁如泥。腻粉、雌黄、麝香、同研极细匀。磁合子合定。每有患者。不问年深日

    雄黄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痔。

    雄黄北细辛(各一钱)麝香(少许)上三味为末。嗅入鼻中。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人中白。新瓦上火逼。以温汤调服。即止。

    又方

    (出朱氏集验方)用好香墨浓研。点入鼻中。

    郁金散

    (出朱氏集验方)

    治鼻中息肉。

    郁金猪牙皂角〔各一(二)两〕上用水同浸一宿。火煮透郁金烂为度。去皂角留郁金焙干。次用北细辛半两同为末。入麝香、砂各一钱或半钱拌匀。炼蜜为丸。如茶子大。

    食后煎茶下十丸。

    治鼻内生息肉。

    (出朱氏集验方)狗头骨(化灰)砂(加少许)每朝嗅半钱。息肉化为水。

    治鼻中息肉铃。

    上用丁香末。以绵包内鼻中。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