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结热

    作者: 朱梓

    (附论)夫热病。其人或未发汗、吐、下。或经服药以后。而脉洪大实数。腹胃胀满。小便赤黄。

    大便难。或渴或烦。面色变赤。此为腑脏有结热故也。

    石膏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得汗后。余热不退。头痛心烦。宜服。

    石膏(二两)麦门冬(一两去心焙)知母人参(去芦头)柴胡(去苗)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黄芩(三分)上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葱白两茎。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除。寒热往来。头重体痛。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葛根(锉)黄(锉)栀子仁柴胡(去苗)石膏(各一两)地骨皮黄芩〔各三两(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豉三十粒。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茵陈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头项出汗。身上无汗。瘀热在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宜服。

    茵陈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木通(锉)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栀子仁川大黄(锉碎微炒)秦艽(去苗各三分)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葛根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往来寒热不定。宜服。

    葛根(锉)赤芍药(各三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大青葳蕤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黄芩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后。余热不解。身体沉重。宜服。

    黄芩川升麻石膏麻黄(去根节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栀子仁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犀牛角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退。头痛唇干。宜服。

    犀角屑知母川升麻麦门冬(去心)黄芩葛根(锉各一两)黄连(三分去须)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二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解。宜服此方。

    川升麻黄芩(各三分)黄连(去须)恒山(各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得吐即止。未吐再服。

    石膏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已得汗。余热未退。宜服。

    石膏(一两半)知母人参(去芦头)葳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为粗散。

    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汗后余热不除。烦躁恍惚不安。宜服。

    人参(去芦头)栀子仁蓝叶甘草(炙微赤锉)白藓皮大青(各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热病。口中苦。下气除热。喉中鸣。煎方。

    (出千金方)石膏(半升)蜜(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石膏二升。次纳蜜。复煎取如饧。

    含如枣核许。尽复含之。大良。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