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热病心腹胀满

    作者: 朱梓

    (附论)夫热病服冷药。及饮冷水过多。结在心下。故心腹胀满。此为脏虚。先有旧癖故也。或吐下以后。病不解。内外有热。亦心腹胀满。此为有实也。

    槟榔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心腹胀满。四肢烦闷。不欲饮食。宜服。

    槟榔白术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洗去白瓤焙)麦(麸炒微黄各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上为粗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芍药散治热病。心腹胀满。或时疼痛。饮食全微。宜服。

    赤芍药柴胡(去苗)桔梗(去芦头)赤茯苓鳖甲(涂醋炙令黄锉去裙)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各半两)木通(三分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心腹胀满。不能饮食。四肢羸乏。宜服。

    诃黎勒(三分去核生用)赤茯苓(一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白术槟榔(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出汗后。心腹胀满。呕逆少气。宜服。

    人参(去芦头)木香半夏(汤洗七次去滑)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浓朴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伤冷太过。腹胀呕逆。不纳饮食。宜服。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人参(去芦头各一两)藿香诃黎勒皮(各三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

    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热病得汗后。热不解。心腹胀满。宜服。

    柴胡(去苗)赤芍药(各一两)白术槟榔桔梗(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枳实(麸炒微黄去瓤)黄芩诃黎勒皮(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热病得汗后。心腹胀满疼痛。宜服。

    木香槟榔诃黎勒皮(各一两)桂心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研)枳实(麸炒微黄去瓤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十丸。

    大建中汤

    (出十便良方)

    治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日间小剧。至

    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而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此

    由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使。治属费力。

    芍药(三两)黄远志当归泽泻(各一两半)龙骨人参甘草(各一两)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壁泥少许。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一方以菖蒲代远志)

    参橘丸

    (出十便良方)

    治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与额。初似温温。渐至

    大热。发作无时。遇饥愈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

    。此由脾气素弱。会因他病瘥后。误投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食。消肌肉。其脉濡

    弱而病。治之。

    橘皮(三两)麦子(一两)人参(一两)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食前服。若嗽加五味子一两。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