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米症

    作者: 朱梓

    (附论)夫病源人有好哑米。转久弥嗜哑之。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

    遂生症结。其人常思米不能饮食。久则毙。

    散症汤

    (出千金方)

    治米症。其疾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

    鸡屎(一升)白米(五合)上合炒令米焦。捣筛为散。用水二升顿服取尽。少时即吐。吐出

    治米症久不疗。羸瘦。

    葱白(两虎口切)乌梅(三十枚碎)上以水三升。宿渍乌梅使得极浓。清晨啖葱白。

    随饮乌

    治食生米方

    (家藏经验方)

    男子妇人。因食生熟物。留滞于脾胃。遂致生虫

    。久则好食生米。否则终日不乐。至于肌肤憔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以害其生。

    上用苍术不拘多少。米泔水浸一宿。取出锉碎。焙干。碾为细末。煮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粒。空心食前。米饮下日三服。益昌伶人刘清啸家一婢。曰花翠。年逾笄。

    病致成此疾。苍术能去湿、暖胃、消谷故也。尹先云曾用此药。疗绵州常振省干两旬而痊。因笔于册。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