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膈消

    作者: 朱梓

    (附论)夫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盖心肺二脏。皆居膈上。心火既炽。易于铄金。二脏俱热。

    熏蒸

    麦门冬饮

    (出济生拔萃)

    治膈消胸中烦渴。津液燥少。短气多渴。

    麦门冬(去心焙)栝蒌根(一作实)知母甘草(炙)五味子生干地黄(焙)人参葛根去滓

    竹叶汤治膈消烦渴。津液燥少。

    竹叶(一握)麦门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栝蒌根(炒)地骨皮生姜(各二两)甘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知母汤治膈消胸中烦渴。

    知母(焙)泽泻白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生姜(切各二两)小麦(洗净八合)大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栝蒌汤治膈消多渴。

    栝蒌根(五两)麦门冬(去心焙)茅根(各一两)小麦(半升)石膏(研九两)上咀如

    黄饮

    (一名黄汤)

    治膈消。胸中烦渴。

    黄茯神(去木)栝蒌根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三两)生干地黄(切焙四两)上

    人参石膏汤

    (出济生拔萃)

    治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人参(半两)石膏(一两二钱)知母(七钱)甘草(四钱)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食

    鸡内金丸

    (一名鸡丸)

    治膈消。

    鸡内金(洗曝干)栝蒌根(炒各五两)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下

    地黄煎

    (一名地黄丸)

    治膈消除热。

    栝蒌散

    (一名香墨散)

    治膈消。

    生津甘露饮

    (出卫生宝鉴)

    治膈消大渴。饮水无度。舌上赤涩。上下齿皆

    麻。

    舌根强硬肿痛

    色。胁下急痛。善

    。舌上赤裂。饮水无

    疡。以成不救之疾。抚效石膏(一两一钱)人参(二钱)生甘草(一钱)炙甘草(二钱)山栀子(二钱)荜澄茄(一翘(一钱)杏仁麻(二钱)姜分)兰香(后成中

    消渴之病。燥热之气胜也。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甘泻之。热则伤气。

    气伤则

    之源。以制阳

    门冬、全蝎、连翘

    、行阳明少阳二经。白豆

    而不下也。

    东垣先生尝谓余曰。洁古老人有云。能食而渴者。白虎倍加人参汤主之。大作汤剂多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