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总论

    作者: 朱梓

    夫膈者。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名曰忧膈。中脘实满。噫辄醋心。

    饮名名名圣惠方云。夫五膈症者。谓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忧膈之为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消。羸瘦。全无力气。恚膈之为病。心下实满。噫辄醋心。饮食不消。心下痞涩。积结在于胃中。大小便不利。气膈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不通。噫闻食气。

    寒膈之为病。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膈冷。腹若雷鸣。食不生肌。热膈之为病。脏有热气。

    五心中热。口烂生疮。胸烦。四肢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水谷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力。此是五膈形证也。经云。三阳脉结谓之膈。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之间。故称为膈气。众方说。五膈亦有不同。但阳动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气也。

    五噎者。即气噎。忧噎。劳噎。思噎。食噎。虽五种不同。皆以气为主。所谓气噎者。

    心悸上冲膈。胁食无多少。觉胸中与气之膈伤感于咽痞闷法。

    膈。

    不动则诸证悉见。静则疾候稍平。治之不得疾之所在。视之不知色之所因。听之不知音之所发故针灸服药皆难效。此乃奇异之病也。

    嘉禾散

    (一名谷神嘉禾散出德生堂)

    治中满下虚。五膈五噎。脾胃不和。胸

    痞闷。肋胁胀

    面色痿黄。如中焦

    禀受怯弱。不能多食。

    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缩砂(去皮各一两)白桑皮(微炒各半两)斛(细锉酒浸微炒)藿香叶炒)一分切作片子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一两)丁香甘草(各一两半)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肥枣三枚。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及疗四时伤寒。能调阳。使无变动。克日得安。如疗五噎。入干柿一枚。同煎七分。服见效。如疗膈气。吐困。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妇人亦可服。一方无木香。

    沉香开膈散

    (出仁斋直指方)

    治五膈五噎。痞满呕吐。心腹痛刺。两胁肋

    胀。

    沉香京三棱蓬莪术白豆蔻仁人参缩砂仁丁皮荜澄茄草果仁益智仁丁香一两)甘一盏。食前服

    沉香散

    (出永类钤方)

    治五膈五噎。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饮食

    化。结气不消白术茯苓(各半两)木通当归橘皮青皮大腹子(一作槟榔)大腹皮木香芍药为末。每服二

    夺命回生散

    (出永类钤方)

    治五膈五噎。翻胃呕吐。不进饮食。此药多有神

    效。不可轻视。

    丁香(拣净)川芎(去土)白姜(洗净炮)南木香(不见火)肉桂(去皮不见火)新罗参炮取仁)莪术(炮)粉别研为膏留乳钵中)上晒干为口。却用黄蜡和松脂融。如法封二德日。至诚修合。如地高爽处向当风处摊去湿气。以不漏瓦瓶若朴

    神仙更生散治男子妇人。阴阳不和。因气滞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

    嗌。则成

    下。作痛。胁

    吐。进饮食。

    丁香(二钱半)蓬术(二钱半)木香(一钱)官桂(一钱半)干姜(一钱一分炮)缩砂(十分)巴豆(七粒

    缓气丸

    (出圣济总录)

    治阴阳不升降。痞气膈气。心痛腹痛。咽喉噎闷。气

    不匀。呕吐痰

    中散滞。

    人参(二两)桂(去粗皮半两)阿魏(研半两)木香(半两)吴茱萸(炒二两)白术(二两)二两)上为末。炼加大黄。黑牵牛。各

    半夏丸治胸痛达背。膈中烦满。结气忧愁。饮食不下。药悉主之。

    半夏(一分削去皮熬)甘草(炙)远志(去心各四分)干姜桂心细辛椒(去目炒出汗)丸。日三。稍

    夺命丹治五膈食噎。

    马草节(半两炒干再用蜜炙黄色)拣丁香广木香槟榔藿香叶(各五钱)上为末。再服

    枣合丸治脾胃虚冷。干呕恶心。呕吐涎沫。全不思食。五膈五噎。并皆治之。

    丁香(半两)半夏曲(一两)干姜(炮)胡椒木香(各二钱)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熟。去纸细嚼

    半夏通气散

    (一名通气汤)

    治膈噎气。咽喉气堵。烦闷呕哕。痰涎不利。咳

    嗽。肋胁痞满。

    半夏(洗切二两)桂(锉一两半)橘皮(锉八钱)上罗匀。每服五钱。水二盏。

    生姜十片同

    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呕逆。不下饮食。用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

    盏。去滓。

    平气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胸膈噎闷。不思饮食。伤酒呕逆。气胀腹痛。

    巴豆(去壳)黑牵牛萝卜子(各四两)五灵脂(炒)丁香皮丁香胡椒肉桂(去粗皮)药将陈粟米一升丸。胸膈下。气胀下。不拘

    缩砂丸

    (出和剂方)

    温中散滞。消饮进食。治胸膈噎闷。心腹冷痛。大能暖

    生冷果食。夏缩砂仁(七两)高良姜(四两)天南星(汤浸洗去皮焙干秤四两)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

    青木香丸

    (出德生堂)

    宽中利膈。行滞气。消饮食。治胸膈噎塞。腰胁胀满

    痛。心下坚痞荜澄茄破故纸(十两)木香(五两)牵牛头末(三十两一半炒)槟榔(十两酸陈粟米饭裹汤水五苓

    槟榔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胸膈注闷。噫塞不快。不思饮食。大便不通。

    槟榔木香人参甘草干姜(炮)桂皮(去浮皮)青橘皮(去白)白术(米泔水浸一宿为末。

    治冷膈。其状胸中噎塞。饮食减少。行步无力。大腑虚冷。非时心闷。胸前如有一

    条冷线。

    丁香木香川芎官桂(去皮)独活甘草(各一分)诃子(面裹火烧去核只使皮)肉豆水一盏。

    治噎病。膈塞不通。因怒而得。大便不通。亦先用引大便顺利。令得通快。然后吃

    此方

    (出川芎(半两)羌活牡丹皮(去心)木香(各一分)细辛(二铢)桔梗(熟使)防风(各五

    人参汤

    (出杨子建万全护命方)

    治喜怒膈气。心前噎塞。空呕。

    桑寄生(半两)川芎木香沉香甘草乌药人参枳壳(只使青各一分)上为细末。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