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逆则形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故修日行
法
转胁舒足
(出圣济总录)混元经云。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寐则气游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
故阳
鼓腹淘气
(出圣济总录)淘气诀。闭目仰面举按脊。鼓气海中气。使内外转。吐而去之。不使耳闻。一九二九止。
若吹属肾。嘻属三焦。导引家不经师授。大月从嘘为顺。小月从嘻为逆。行之理。推之不应。
大致如是。大抵六不出不可过。过则
导引按跷
(出圣济总录)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后仰视。举手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拔脚梢。
闭气真按仰面视上举首。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久能行之无病。毕。
又不盖
捏目四
(出圣济总录)太上三关经云。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闭气为之。气通则止。终而复始。常行之。
眼能见之
摩手熨目
(出圣济总录)捏目四毕。即用两手侧立。摩掌如火。开目熨睛数遍。
对修常居
(出圣济总录)内景经云。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书。亦可于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
眉后之道仰和下人
俯按山源
(出圣济总录)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洒扫以灭手为三遍源。
闭门伏。
邪。
营治城郭
(出圣济总录)销魂经云。耳欲得数仰左右。令无数。使人听彻。所谓营治城郭。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
(出圣济总录)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中。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
拭摩神庭
(出圣济总录)真诰曰。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素丹经云。一面之上年。
叩。
上朝三元
(出圣济总录)真诰曰。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泥丸
下摩生门
(出圣济总录)黄庭经云。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闲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
栉发
(出圣济总录)谷神诀。凡梳头勿向北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可数百。仍令人数。太极经云太不须解发也。
运动水土
(出圣济总录)真诰云。食物过多。多则生病。饱慎便卧。卧则心荡。学道者。当审之。登真秘诀云。
食饱此养饥方三年间。
气。
吕公成导引法
(临江仙出余居士选奇方)子后寅前东向坐。瞑心卓齿三通。瞑心即闭心存想两目中如日月光也口中不出气鼻中微微出合眼之状分为也。
所谓至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