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古谓之哕,今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也。有痰,有气虚,有火,有因饮食太过,填塞胸中,而气不得升降者,或有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气不得伸越者。又有伤寒热病,阳明内实,过期失下,清气不得升,浊气不得降,以致气不宣通而发呃者,此皆实症也。
一方 治痰咳。
陈皮 半夏
上姜五片,水煎服。或以人参芦煎汤吐之。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古谓之哕,今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也。有痰,有气虚,有火,有因饮食太过,填塞胸中,而气不得升降者,或有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气不得伸越者。又有伤寒热病,阳明内实,过期失下,清气不得升,浊气不得降,以致气不宣通而发呃者,此皆实症也。
一方 治痰咳。
陈皮 半夏
上姜五片,水煎服。或以人参芦煎汤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