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大治风虚痰癖,四肢偏枯,两脚弱,手不能上头;或小腹缩痛,胁下挛急,心下有伏水,胁下有积饮,夜梦悲愁不乐,恍惚善忘。此由风虚,五脏受邪所致。或久坐腰痛耳聋,卒起眼眩头重,或举体流肿疼痛,饮食恶冷,涩涩恶寒,胸中痰满,心下寒疝;及妇人产后余疾,风虚积冷不除。
黄 附子(去皮脐)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 桂心 秦艽 牛膝 防风(去叉) 乌头(《集验方》用山药) 白术 川芎 独活 细辛(去苗) 甘草(各三两) 大黄 葛根 山茱萸干姜(各二两) 当归(二两半)
上为锉散,少壮人,无熬炼,虚老人,微熬之,以绢袋盛,用清酒二斗渍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可先服食一合,不知,至四五合,日三服。此药攻痹尤佳,亦不令人吐闷。
小热,宜冷冻饮料食也;大虚,加苁蓉二两;下利,加女萎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二两;心下多水,加茯苓、人参各二两,山药三两。酒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滓服之;不尔,可曝滓,捣下筛,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服一剂,得力,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冷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