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手足不温,谓之四逆。邪在表,则手足热,邪在表里之间,则手足温。至于邪传少阴,则手足有逆冷之证,与厥阴又相远也。然自热而至温,自温而至厥,乃传经之邪,轻则四逆散,重则承气汤下之。非若得病,手足便逆而不温者,四逆汤温之,则为阴经受邪,而阳气不足也。其或吐利烦躁,厥逆蜷卧,皆属少阴,又为不治之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满,或利下重,并四逆散。初病以来,厥冷四逆,即四逆汤。
手足逆冷,大便闭,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此为阳证,以白虎汤;甚者,大承气汤。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手足不温,谓之四逆。邪在表,则手足热,邪在表里之间,则手足温。至于邪传少阴,则手足有逆冷之证,与厥阴又相远也。然自热而至温,自温而至厥,乃传经之邪,轻则四逆散,重则承气汤下之。非若得病,手足便逆而不温者,四逆汤温之,则为阴经受邪,而阳气不足也。其或吐利烦躁,厥逆蜷卧,皆属少阴,又为不治之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满,或利下重,并四逆散。初病以来,厥冷四逆,即四逆汤。
手足逆冷,大便闭,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此为阳证,以白虎汤;甚者,大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