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何明吾,时疫食复,大便不通,呕恶内热,昏愦不省人事,或作梦语,循衣摸床,此热在心包络经。以竹茹、麦冬、知母、山栀各一钱,陈皮、半夏曲、酸枣仁、枳实各八分,甘草三分服之。至夜半,人事稍清,余热未散,用石膏三钱,知母二钱,竹茹、麦冬、生酸枣仁各一钱,天花粉、陈皮各七分,枳实、麦芽、半夏曲各六分,水煎饮之。下午,大便行而热退,诸症悉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何明吾,时疫食复,大便不通,呕恶内热,昏愦不省人事,或作梦语,循衣摸床,此热在心包络经。以竹茹、麦冬、知母、山栀各一钱,陈皮、半夏曲、酸枣仁、枳实各八分,甘草三分服之。至夜半,人事稍清,余热未散,用石膏三钱,知母二钱,竹茹、麦冬、生酸枣仁各一钱,天花粉、陈皮各七分,枳实、麦芽、半夏曲各六分,水煎饮之。下午,大便行而热退,诸症悉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