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含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为70kD的糖蛋白。因在早期脐带血中被检出而得名。如CEA一样,AFP也是研究得最为充分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在筛选高危肝细胞癌患者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然而,AFP的升高并不只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所特有,也可见于生殖细胞肿瘤,以卵黄囊恶性肿瘤和睾丸胚胎性癌最多见。同时还应指出,在10~35%的非恶性肝脏疾病中,如肝硬变和肝炎,也可有轻到中度AFP升高。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AFP是一种胞浆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可表现为胞浆、包膜型、核周型或局限型,主要存在于中等分化的肝细胞肝癌。在肝母细胞瘤中也经常出现,但在胆管细胞癌中未能检出AFP。因此,对区别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有重要作用。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含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为70kD的糖蛋白。因在早期脐带血中被检出而得名。如CEA一样,AFP也是研究得最为充分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在筛选高危肝细胞癌患者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然而,AFP的升高并不只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所特有,也可见于生殖细胞肿瘤,以卵黄囊恶性肿瘤和睾丸胚胎性癌最多见。同时还应指出,在10~35%的非恶性肝脏疾病中,如肝硬变和肝炎,也可有轻到中度AFP升高。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AFP是一种胞浆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可表现为胞浆、包膜型、核周型或局限型,主要存在于中等分化的肝细胞肝癌。在肝母细胞瘤中也经常出现,但在胆管细胞癌中未能检出AFP。因此,对区别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