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晚发者,亦由冬受严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诸温晚发一个节令,故名晚发病也。其症:头痛发热,或恶风恶寒,或有汗,或无汗,或烦燥,或口渴,脉来洪数是也。亦当先辨其因素,因风而触发者,始可定辛温,辛凉之法,辨症治之。但其曩受之伏寒(曩:读如朗,昔日也。曩受之伏寒:指去冬所受伏藏于人体之寒邪。),必较温热之伏气稍轻,峻烈之剂,不宜浪用。如无风寒所触,则仍以温病论治,宜以清凉透邪法加蝉衣,栀子,枳壳治之。但须注意者,这里所说的晚发,系春时晚发,较秋时晚发相去云泥。前者是冬时之伏寒而发于春,后者是夏时之伏暑而发于秋。当细辨之。慎勿以晚发同名而误同一治耳。
『歌括』
冬寒未发晚发由,来年发于清明后。
恶风恶寒热有汗,头疼烦渴脉洪数。
因寒因风明病因,辛温辛凉细研究。
曩受伏寒较温轻,峻烈之剂莫浪投。
如非风寒所触发,论治仍属温病畴。
清凉透邪蝉栀枳,两种晚发细推求。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晚发者,亦由冬受严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诸温晚发一个节令,故名晚发病也。其症:头痛发热,或恶风恶寒,或有汗,或无汗,或烦燥,或口渴,脉来洪数是也。亦当先辨其因素,因风而触发者,始可定辛温,辛凉之法,辨症治之。但其曩受之伏寒(曩:读如朗,昔日也。曩受之伏寒:指去冬所受伏藏于人体之寒邪。),必较温热之伏气稍轻,峻烈之剂,不宜浪用。如无风寒所触,则仍以温病论治,宜以清凉透邪法加蝉衣,栀子,枳壳治之。但须注意者,这里所说的晚发,系春时晚发,较秋时晚发相去云泥。前者是冬时之伏寒而发于春,后者是夏时之伏暑而发于秋。当细辨之。慎勿以晚发同名而误同一治耳。
『歌括』
冬寒未发晚发由,来年发于清明后。
恶风恶寒热有汗,头疼烦渴脉洪数。
因寒因风明病因,辛温辛凉细研究。
曩受伏寒较温轻,峻烈之剂莫浪投。
如非风寒所触发,论治仍属温病畴。
清凉透邪蝉栀枳,两种晚发细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