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时病论歌括新编》 (十二)虚疟

    元气本虚,感邪患疟者为虚疟。其症寒热交作,自汗倦卧,饮食并减,四肢无力,脉象举按俱弦,寻之则弱。宜以补气升阳法治之。又有久疟脾胃虚者,亦名虚疟也,盖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寒则洒洒,热则烘烘。脉象浮按濡弱。治宜营卫双解法,则不截而疟自罢矣。倘肢凉便泻,加附子、干姜;呕涎不食,加砂仁、半夏。

    『歌括』

    虚疟原于元气弱,感邪而发寒热作。

    自汗倦卧饮食减,四肢乏力身软弱。

    寻之脉弱举按弦,补中益气法可瘥。

    更有久疟脾胃虚,脉浮濡弱亦虚疟。

    胃虚恶寒脾虚热,寒则洒洒热烘灼。

    营卫双调疟自罢,肢凉便泻姜附酌。

    吐涎不食加砂半,两种虚疟细琢磨。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