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劳疟,由于患疟日久,延而为劳,或久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成。劳役过度,营卫空虚。亦能致之。脉象或软而弱,或小滑或细数。其症:发热恶寒,寒热兼作,或昼或夜,发无定时。每遇小劳即发。气虚者多汗,饮食少进;血虚者午后发热,至晚则微汗而解。此似疟非疟之症,如误为疟治,妄图剥削,未有不成瘵疾也。治宜营卫双调法。气虚者,倍加参芪;血虚者,倍加归芍。倘寒热分清,按时而至,脉兼弦象,显出少阳兼症者,始可佐以柴胡、青蒿,否则不可用也。
『歌括』
劳疟由于久病因,劳损气血两虚成。
营卫空虚劳役过,软弱小滑细数分。
寒热昼夜发无定,气虚汗多食少进。
血虚午热晚汗解,似疟非疟细辨明。
如若误诊当疟治,妄投剥削瘵疾生。
营卫双调补虚用,血倍归芍气芪参。
寒热分明按时至,少阳兼症柴蒿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