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波棱瓜

    《中药大辞典》:波棱瓜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别名

    色尔格美多(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果实。9~10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

    原形态

    草质藤本。茎细长,攀援。叶互生,心状阔卵形,掌状浅裂,基部耳垂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细毛;叶柄细长,有毛;腋生卷须2~3裂。花大,黄色,单性异株;雄花序常2个生于一叶腋内,其1单花早落,另1个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一极短的花序柄上;萼管长柱形,裂齿5,线形;花瓣5,近离生;雄蕊3;子房长椭圆形,3室,每室有胚珠4~6颗。果阔长椭圆形,两端均狭,有角3,有不规则波状棱脊,果瓣3,由中轴分裂几达基部。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柔肝。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波棱瓜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英文名fruit of Pedunculate Herpetospermum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petospermu pedunculo-sum(Ser.)C.B.Clarke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攀缘草本。茎枝纤细,有棱沟;初时具疏柔毛,最后变的无毛。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有茎枝一样的毛被,后渐脱落;卷须2歧;叶片膜质,卵状心形,长6-12cm,宽4-9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粗糙,初时被黄褐色长柔毛,后渐脱落;边缘具细圆齿或有不规则的角,叶脉在叶背隆起,具长柔毛。雌雄异株;雄花通常单生或与同一总状花序并生,花梗长10-16cm,具5-10朵花的总状花序长12-40cm,有疏柔毛;花梗长2-6cm,疏生长柔毛;花萼筒部膨大成漏斗状,下部成管状,长2-2.5cm,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椭圆形,急尖,长2-2.2cm,宽1.2-1.3cm;雄蕊花丝丝状;退化雌蕊近钻形;雌花单生,花被与雄花同,有3枚退化雄蕊或无;子房长圆状,3室。果实阔长圆形,三棱状,被长柔毛,成熟时3瓣裂至近基部,里面纤维状,长7-8cm,宽3-4cm,种子淡友色,长圆形,基部截形,具小尖头,顶部不明显3裂,长约12mm,宽5mm,厚2-3mm。花、果期6-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泻肝火;清胆热。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Xiānɡ别名蜘蛛草、白花蟹甲草来源菊科蟹甲草属植物兔耳风花蟹甲草Cacalia ainsliaeflora (Franch.) Hand.-Mazz.,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去净泥沙,晒干......
  • 《中药大辞典》:冰拼音注音Bīnɡ别名凌(《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①《本草拾遗》:“主去热烦。“②《日用本草......
  • 别名福寿草、侧金盏花、冰了花、顶冰花来源为毛茛科冰凉花属植物冰凉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以全草入药。早春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性味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心......
  • 《中国药典》:冰片拼音注音Bīnɡ Piàn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来源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别名山慈姑、山兰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杀虫消痈。主治痈疽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