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菜头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菜头肾别名

    土太子参[浙江乐清]

    来源

    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 Ling,以根及茎、叶入药。全草夏秋可采,晒干,扎把。根以立秋后采为宜,剪取肉质根,去净细须,晒干,干后变黑色;鲜根随时可采。

    性味

    微甘,凉。

    功能主治

    根:养阴补肾。用于肾虚腰痛,阴虚牙痛,迁延型或慢性肝炎,肾炎或肾盂炎等。

    茎、叶:清热解毒。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外用治疔疮疖肿,肌腱扭伤。

    用法用量

    根3~5钱(大剂量可用1~1.5两),水煎服。

    茎叶1两,水煎服。外用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菜头肾拼音注音Cài Tóu Shèn别名

    土太子参、肉根马蓝

    英文名Ballflower conehead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菜头肾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sarcorrhiza (C. Ling) H. S. Ho [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 Ling]

    采收和储藏:根,立秋后采挖,去净细须,晒干或鲜用;全草,夏、秋季采收,扎把,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东南部。

    原形态

    菜头肾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棒状肉质根类条,直径4-5mm。茎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节稍膨大,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叶片披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边缘具波状浅圆齿,干时叶上面带黑色,密被线状钟乳体;叶脉7-9对。穗状花序生于枝根,长约2cm;苞片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5cm,宿存;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条状线形,长约1cm,苞片和萼裂片均被白色或淡褐色的长柔毛;花冠漏斗形,长3.5-4.5cm,淡紫色,花冠筒直,喉部扩大呈钟形,外面无毛,内面有2裂微毛;雄蕊4,二强,外侧一对花丝较内侧一对为长,花丝基部有膜相连,被短毛,子房上位,花柱有短柔毛。蒴果长圆形,无毛。种子4颗,椭圆形,具沟。花期7-8月,果期9-11月。

    归经

    归肾;胃经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补肾养阴;清热解毒。主肾虎腰痛;虎火牙痛;肝炎;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肾虚腰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来源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辽宁、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拼音注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涩,......
  • 拼音注音ǎi Cù Lì别名黄果矮茶藨。英文名swamp Currant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humile Jancz.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m......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解热截疟。用于跌......
  • 《全国中草药汇编》:艾叶拼音注音ài Yè别名艾、艾蒿、家艾英文名FOLIUM ARTEMISIAE ARGY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