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单叶蔓荆子

    别名

    沙荆子、灰枣、白布荆。

    英文名

    Simpleleaf Shrub Chastetree Fruit、Fruit Of Shrub Chastetree、Fruit Of Threeleaf Chastetree。

    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L.var. simplicifolia Cham.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约3米。幼枝四方形,密被细绒毛;老枝圆形,无毛。叶对生,倒卵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形,5齿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枚;子房4室,密生腺点,柱头2裂。核果球形,熟后黑色。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边、湖畔、沙滩上。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球形,直径4~6毫米。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芳香,味淡、微辛。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辛、苦。归肝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水煎服,或捣汁冲酒饮。外用:捣敷。治跌打损伤、头风痛。用治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油含α-莰烯、蒎烯、乙酸松油醇酯,二萜醇。叶还含紫花牡荆素、木樨草素-7-葡萄糖苷和一种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苷。具有镇痛镇静、抗炎、降血压、抗菌和祛痰作用。提取物有抗凝及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

    注意

    胃虚者慎服。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四季随采随用。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绿叶拼音注音Bái Lǜ Yè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delavayi Lecte.,以茎皮、根皮、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
  • 拼音注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viridis Serv.va......
  • 拼音注音Bái Dù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酒葡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labrusc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及茎洗净,切片,叶切碎,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此种产于美国东部,美国栽培葡萄品种多出自此种。现我国云......
  •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拼音注音Bái Bèi Sān 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