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拼音注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

    羊蹄风、猪腰藤

    来源

    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入药。秋季挖根;夏日采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沟、坡地、原野、路旁。分布于贵州、云南等省。

    原形态

    木质藤本,小枝近无毛。叶革质,长柄;叶片双肾状圆形,先端及基部均呈心形,长7~10厘米,宽8~12厘米,顶处2浅裂,裂至叶片约1/6处,裂凹基部有小突尖,下面疏被红棕色柔毛,主脉9条,卷须1~2。夏日枝顶开花,十数朵花密集成伞房花序花梗被毛,长约1.7厘米;花萼管窄长,圆筒状,长约2.5厘米;花冠白色,花瓣5,椭圆状匙形或近圆形,长1.1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有短爪,皱边,外面中线被有柔毛;雄蕊10个,3个能育,与瓣近等长;子房有短柄。荚果带状,扁平,长达22厘米,边缘微波状,网脉细密,无毛。种子30余粒。

    性味

    甘、酸、微苦,温。

    功能主治

    补肾固精,止咳,止血。根:遗精,遗尿,咳嗽,血崩。叶: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或加甜酒、猪肉炖服;叶3钱,或外用适量,研粉,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大夜关门拼音注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

    关门草、羊蹄风、猪腰藤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藤本;卷须1或2枚。叶革质,近圆形,长7~10厘米,宽8~12厘米,先端2浅裂,裂至叶片的1/7~1/5,顶端圆形,基部心形,叶脉9~11条,下面沿脉处被红棕色硬毛;叶柄长2.5~4厘米。伞房花序长8~14厘米,顶生;小花梗及总花梗均有红棕色柔毛;苞片2枚,线形,被红棕色柔毛;萼管状,无毛,长2~2.5厘米;花瓣匙形或近圆形,白色带红色;能育雄蕊3,不育雄蕊7;子房有短子房柄;柱头头状。荚果扁,长达22厘米,阔4.2~5厘米,有细的网脉,无毛,有种子30多个。花期7月。果期9月。

    性味

    性温,味辛甘酸微苦。

    功能主治

    补肾气,提神。治脱肛及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大夜关门拼音注音Dà Yè Guān Mén英文名Leaf of Manynerve Bauhinia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B.glauca(Wall.ex Benth.)Benth.subsp.pernervosa(L.Chen)T.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路旁和山沟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

    原形态

    多脉叶羊蹄甲 藤本;小枝近无毛,卷须1或2个。单叶互生;叶柄长2.5-4cm,疏被硬毛;叶革质,近圆形,长8-11cm,宽8-12cm,先端2浅裂,裂至叶片的1/7-1/5,先端圆形,基部心形,叶脉9-11条,下面沿脉处被红棕色柔毛;萼管长,无毛,长2-2.5cm,裂片长椭圆形;花瓣白色带红,匙形或近圆形,长约11mm,宽10mm,外面沿中线有一纵列柔毛,边缘皱波状;能育雄蕊3,不育雄蕊7;子房有短柄;柱头头状。荚果扁,长达22cm,宽4-5cm,有细的网脉,无毛。种子30多颗。花期6-7月,果期9月。

    归经

    心;肾经

    性味

    甘、酸、苦;温

    功能主治

    收敛固精。主脱肛及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
  • 拼音注音Bái Yào别名白药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无距宾川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块根......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别名白莲花露(《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蒸馏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凉营。治感受暑邪,烦热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药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②《广和堂帖》:“止......
  •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别名长生(《太清经》)出处《本草正》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菊花“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