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三类人更易中暑

    盛夏里,老人、小孩、产妇更易中暑。专家提醒,这三类人夏季应多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平时加强锻炼,以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中暑是夏令季节常见内科急病,年老体弱及多病老人更易发生。”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告诉记者,“另外,在医院往年接诊的患者中,儿童中暑的比例也较大。”

    据了解,小儿中暑的症状一般是体温高,皮肤发红、发热,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会显得倦怠,有头晕、恶心、昏昏沉沉的现象。

    产妇也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坐月子”期间不能吹风、不能洗澡等的影响下,许多产妇生产后关门闭户,在不透气的屋内待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产妇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会引起中枢神经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这在医学上称为产褥中暑。

    医生建议:产后室内应注意通风休息,夏季的衣着不宜过多,以舒适为度,被褥不宜过厚;可用电风扇、空调等调节室内温度,但应避免对流风;产妇应多饮水,多进饮料,多吃新鲜水果;如有发热症状,应及早就医,不要擅自强行发汗。

更多中药材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