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对叶四块瓦

    《中药大辞典》:对叶四块瓦拼音注音Duì Yè Sì Kuài Wǎ别名

    四叶莲(《纲目抬遗》),四块瓦、四儿风(《贵州民间方药集》),四叶箭、金薄荷、四叶麻(《湖南药物志》),四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四叶金(《福建中草药》)。

    出处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

    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茎叶。春、夏采收。

    原形态

    详"及己"条。

    性味

    辛,平,有毒。

    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平,有小毒。"

    注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本植物有毒,不宜长期服用:对开放性骨折,不作外敷应用,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肤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或浸汁涂擦。

    复方

    ①驱风,开窍:对叶四块瓦五钱。捣烂,冲米泔水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头痛:对叶四块瓦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风寒咳嗽气喘:四块瓦,配合麻黄、百部、枇杷叶,酌加冰糖少许,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肺结核:四块瓦五钱,巴岩龙、羊蹄根、大乌泡根、山慈姑各三钱。水煎服,一日一剂。(《贵州草药》)

    ⑤治风湿,跌打损伤:对叶四块瓦一两,泡酒半斤。每服药酒五钱至一两。药酒外搽亦可。(《贵阳民间药草》)

    ⑥通经:对叶四块瓦三钱,蒸酒四两。每次服酒五钱至一两。(《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痈疽恶疮:对叶四块瓦全草一至二钱。水煎服。外用鲜根捣敷。(《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对叶四块瓦拼音注音Duì Yè Sì Kuài Wǎ别名

    四叶对、四块瓦、四叶一枝花、四大天王、金大王、四对金、四叶箭、四叶金。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errate chloranthus出处

    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rs(Thunb.)Roem.et Schult.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serratrs(Thunb.)Roem.et Schult.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山地林下阴湿处和山谷溪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原形态

    及己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横生,粗短,有多数土黄色须根。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具明显的节,无毛,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4-6片生于茎上部;叶柄长8-25mm;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3-6cm,先端渐窄成长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而密的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无毛;侧脉6-8对;鳞状叶膜质,三角形;托叶小。穗状花序顶生,偶有腋生,单一或2-3分枝;总花梗长1-3.5cm;苞片三角形或半圆形,先端常数齿裂;花白色;雄蕊3,药隔下部合生,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中央药隔有1个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各有1个1室的花药;药隔长圆形,3药隔相抱,中央药隔向内弯,长2-3cm,与侧药隔等长或略长,药室在药隔中部或中部以上;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粗短。核果近球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8月。

    化学成分

    及己地上部分含N-β-苯乙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烯酰胺[N-β-phenethyl-3-(3,4-methylenedioxyphenyl propenamide)],N-β-苯乙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N-β-phenethyl-3(3,4-eimethoxyphenyl)propenamide]。

    归经

    心;脾;肾经

    性味

    辛;平;有毒

    注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本植物有毒,不宜长期服用;对开放性骨折,不作外敷应用,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止痒。主感冒;咳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浸汁涂擦。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跌打损伤药。可镇咳祛痰,除风湿,又活血、调经,散瘀;外治疔肿、疥癣。

    2.《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破瘀,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气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ù Diāo Mù别名格棒子、格棒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ophylla Rehd.et Wils.采收和储......
  •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拼音注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状物休,纤维常与脉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带绿色,光泽丝状,微透明至不透明......
  • 拼音注音Bó Lè Shù别名山桃树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4500米山地林中。分布云南东部、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
  •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拼音注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净,硒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阴湿山沟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
  • 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注意有大毒。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