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灯心草根

    《中药大辞典》:灯心草根拼音注音Dēnɡ Xīn Cǎo Gēn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根茎。夏、秋采取。

    性味

    《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开宝本草》:"主五淋,生煮服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①治湿热黄疸:灯草根四两。酒水各半,入瓶内,煮半日,露一夜,温服。(《集玄方》)

    ②治乳痈初起:灯心草根一两,同猪精肉四两,炖汤,撇去浮油,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灯心草根拼音注音Dēnɡ Xīn Cǎo Gēn别名

    灯草根

    英文名Root of Rush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effusus L.[J.effusus L.var.decipiens Buchen.;J.decipiens(Buchen.)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部,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旁、田边等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下游及陕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四川及江苏、苏州地区有栽培。

    原形态

    灯心草,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横走,密生须根。茎簇生,直立,细柱形,直径1.5-4mm,内弃满乳白色髓,占茎的大部分。叶鞘红褐色或淡黄色,长者达15cm;叶片退化呈刺芒状。花序假侧生,聚伞状,多花,密集或疏散;与茎贯连的苞片长5-20cm;花淡绿色,具短柄,长2-2.5mm;花被片6,条状披针形,排列为2轮,外轮稍长,边缘膜质,背面被柔毛;雄蕊3或极少为6,长约为花被的2/3,花药稍短于花丝;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很短柱头3。蒴果长圆状,先端钝或微凹,长约与花被等长或稍长,内有3个完整的隔膜。种子多数,卵状长圆形,褐色,长约0.4mm。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归经

    心;膀胱经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清心安神。主淋病;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悸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开宝本草》:主五淋,生煮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约10m......
  • 拼音注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树皮或嫩叶。生境分布生于山麓、路旁、村落附近。分布吉林、辽宁......
  • 拼音注音Cì Y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采收和储......
  • 拼音注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疏,美滑于白榆。”可见,古......
  • 拼音注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