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广东络石藤

    别名

    穿根藤、松筋藤、风不动藤。

    英文名

    Creeping Psychotria。

    来源

    茜草科植物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inn.的带叶茎枝。

    植物形态

    多分枝的匍匐草本。小枝幼时呈压扁状,后变为圆柱形。叶对生,纸质,叶形变化极大,椭圆形、卵形、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侧脉每边5~6条,在叶的两面均不明显;有叶柄;托叶早落,膜质。聚伞花序顶生,略有分枝,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近无梗或具短梗;萼管倒圆锥形,萼檐稍扩大,顶部5裂;花冠白色,狭管形,外被粉状微毛,喉部披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比冠管略短;雄蕊5枚,花药伸出。核果小,浆果状,近球形或椭圆形,成熟时白色,有明显的纵棱。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丘陵地、山谷的疏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全株带叶藤茎,抖净泥沙,切成短段,晒干。

    性状

    茎枝圆柱形,有分枝,多切段。表面黑褐色,有纵皱纹,具节,节处常有不定根。质坚实,嫩枝较脆,折断面髓腔较大或中空;老茎木质,难折断,断面木部浅棕红色,中央间见深色的小髓。叶对生,薄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叶上表面灰绿色至绿褐色,叶下表面色较浅,全绿,具叶柄,托叶膜质,棕褐色,近方形。间见类球形小核果,淡白色。气微,味涩略甘。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心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取鲜品捣烂敷伤处。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血热痈肿、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高级脂肪族醇、酮等。

    注意

    尚不明确。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拼音注音Bái Zhū Shù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来源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拼音注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布贵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主治刀伤。用法用量适量水磨浓汁搽患处。或研末撒......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柯拼音注音Bái Pí Kē别名滇白栎、野槟榔来源壳斗科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以花序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顺气消食,健胃杀虫。主治食积腹胀,......
  •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根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性味《福建中草药》:“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杀虫。治风湿痹痛,蛔虫、寸白虫、姜片虫病。《福建中草药》:“杀虫收涩......
  •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花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开时,摘下晒干。生境分布产四川。原形态①白石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小枝圆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