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树根

    拼音注音Guì Shù Gēn别名

    桂根(《纲目拾遗》),桂花根(《分类草药性》)。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根皮。9~10月挖取老树的根,或剥取根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桂花"条。

    性味

    辛甘,温。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微涩,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①《纲目拾遗》:"贴牙痛,取桂树根上皮用。"

    ②《分类草药性》:"治筋骨疼痛,气痛,散郁。"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及肾虚牙痛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用1~3两)。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虚火牙痛:桂花根二至三两,路边姜、地骨皮根。熬水或炖五花肉服。

    ②治风湿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一斤,麻油半斤,炒黄丹半斤。熬膏(黄丹要去渣后才下),取出冷后,贮入磁罐中。用时火炖化,摊帖。

    ③治大便下血:桂花根二至三两,落地金钱、猪筒子骨四节。炖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
  • 《中药大辞典》:吹风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
  •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
  •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别名小叶薄荷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钱,水煎服,或开水泡当茶饮,或制成酊剂内服。摘录《全国......
  • 《中药大辞典》:垂丝卫矛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青皮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米饭、暖木(《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