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海蚯蚓

    拼音注音Hǎi Qiū Yǐn别名

    沙蠾

    英文名sea earthworm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沙蠾科动物鸡冠沙蠾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icola Cristata Stimpso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挖出后洗净,晒干或焙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多沙地带,营埋栖生活,深可达0.5m左右,在沙滩表面的穴口常见到有许多扁圆形泥条状的排出物,扭曲状堆积穴口。每年9月间产卵,卵群圆形;一端有细丝插沙中。

    资源分布:渤海、黄海沿央岸均有分布。

    原形态

    鸡冠沙蠾,体圆柱形,壁薄柔软,前端粗,后端细,形似蚯蚓,体长150-250mm,全体暗绿色,具棕褐色横纹。头部退化,口前叶为一锥状突起,不甚显着。口在前端,口内有肉质状的吻,能伸缩或翻出,吻短,基部有一环钩吻前端光滑;有一圈触手,伸长时呈星状,收缩时形成皱褶,口位于其中。自第5节开始,共有17个刚毛节,刚毛金黄色,其中自第7节到第17节均有鲜红色的羽状鳃丝。自第3刚毛节开始,每节均有5个环轮,约5节以后的刚毛节,环轮数目依次减少。体后端钝,肛门成一横裂,位于接近体前1/16的背面;肛门腹面前方两侧各有一肾孔。消化道细长,约为体长的2倍,扭曲成螺旋形。疣足退化,可分两个肢,背肢为圆锥状突起,有一束细长刺状刚毛;腹肢退化呈横枕状突起,有一行精而短的钩刚毛。无背须和腹须。身体后段甚小,环轮不易看清,疣足刚毛均不显着。

    性状

    性状鉴别 全体呈弯曲的扁圆柱形,长15-250cm,前端粗,后端细,形似蚯蚓。暗绿色,表面具环纹及深褐色条纹。自第5节开始,共17个刚毛节,刚毛金黄色。疣足退化,背肢为圆锥状突起,有一束细长刺状刚毛。气腥,味咸。

    化学成分

    全体含牛磺酸(taurine),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胱氨酸(cyst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val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种氨基酸。其中牛磺酸含量较高。

    归经

    心经

    性味

    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焙干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痈疮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长于荒地,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广西、台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菜子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Zǐ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来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种子,其全草亦入药......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白花藤拼音注音Bái Huā Ténɡ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溪边等处。分布浙江等地。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有棱沟。叶对生,有柄,叶片为......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蛇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来源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干燥尸体。归经归肝经。性味甘、咸,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