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盒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盒果藤别名

    假薯藤、水薯藤

    来源

    旋花科盒果藤Operculina turpethum (L.) Manso,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舒筋活络。主治水肿,大便秘结;外用治骨折后期经络挛缩。

    用法用量

    根0.5~1两,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盒果藤拼音注音Hé Guǒ Ténɡ别名

    松筋藤、红薯藤、软筋藤、假薯藤、水薯藤、紫翅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盒果藤全草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erculina turpethum (L.) S. Manso [Convolvulus turpethum L.;Ipomoea turpethum (L.) 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溪边、山谷路旁灌丛中,多在阳处,或见于村庄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原形态

    盒果藤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肉质,多分枝。茎圆柱状,螺旋扭曲,有3-5翅。单叶互生;叶柄长2-10cm,有狭翅;叶形不一,心状圆形、卵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形大的长4-14cm,宽3.5-14cm,叶形小的长4-5.5cm,宽1.2-2.5cm,先端锐尖、渐尖或钝,基部心形、截形或楔形,边缘全缘或浅裂,叶面被小刚毛,背面被短柔毛;侧脉6对,在背面突起。聚伞花序生于叶腋,通常有2朵花,苞片显着,花梗粗壮;萼片5,在外2片革质,长1.5-2cm,外面密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在内3片稍短,近膜质,无毛,结果时萼片增大,长2.5-3cm;花冠白色或粉红色、紫色,宽漏斗状,外面具黄色小腺点,冠檐5裂,裂片圆;雄蕊5,内藏,花丝下部被短柔毛,花药纵向扭曲;花柱内藏。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cm。种子4颗,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6mm,黑色,无毛。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性状

    性状鉴别:全草多缠绕成团。茎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紫棕色,具明显的棱角或狭翅。叶枯绿色,互生,多卷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平截,全缘;具短柄,质脆。有时可见淡黄白色花,呈钟状,先端5浅裂,萼片5,枯绿或淡棕紫色,具柔毛。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分

    茎含白桦脂醇(betulin),β-谷甾醇(β-sitosi-terol),羽扇豆醇(lupeo1)。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舒筋。主水肿;大便秘结;久伤筋硬;不能伸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芥子拼音注音Bái Jiè Zǐ别名辣菜子(《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生境分布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
  • 拼音注音Bái Huā Dīnɡ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花欧丁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vulgarisL.f.alba(Weston)Vass.[S.vulgaris L.var.alba Weston]......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丹拼音注音Bái Huā Dān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以根和叶入药。秋季采集,根晒干后入药,鲜叶......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
  • 拼音注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别名坚荚树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其色淡绿;又似土栾叶,极大而光泽。开黄花,结小红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