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颔蛇头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头拼音注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头部

    功能主治

    《纲目》:"主久疟及小肠痈。"

    用法用量

    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煅研,调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黄颔蛇头拼音注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英文名Striped racer head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e taeniurus Cope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捉后,加工时取头,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300-30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地。以鼠、鸟、蛙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黑眉锦蛇,体形较大,全长可达2m以上。头颈区分明显,上唇和咽喉部黄色,背面黄绿、灰绿或棕灰色,体前部背正中具黑色梯状横纹,体后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黑色眉纹,腹灰白色,但前端、尾部及体侧为黄色。眶前鳞1(2),其下方常有1-2枚小鳞,眶后鳞2(3);颞鳞2(1、3)+3(4、2、5),上唇鳞4-2-3(3-2-3、5-2-3)式。背鳞25(23)-25(23、21)-19-(17)行,中段9-17行微棱;腹鳞225-267;肛鳞2分,尾下鳞76-122对。

    归经

    心;脾经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截疟;解毒消肿。主久疟;痈肿;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适量。外用:适量,煅研,调涂。

    各家论述

    《纲目》:主久疟及小肠痈。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化学成分树皮......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首乌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块根入药。4~5月或10~11月菜块根,晒干。性味苦、甘、涩,微温。功能主......
  •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
  •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拼音注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