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绢毛菊

    拼音注音Juàn Máo Jú别名

    空桶参、空洞参、空空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gillii (S. Moore) Stehb. [Crepis gillii S. Moore; C.hookeriana C.B.Clarke non Ball.;Soroseris hookeriana (C. B. Clarke) Stebb.]

    采收和储藏:秋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900-5500m的高山草菊、砾石山坡、灌丛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

    原形态

    绢毛菊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锥形。茎直立而短,高15-30cm。叶披针形,在高大植株中长可达10cm,宽可达2.5cm,但在短小植株中,长仅2cm,宽2-3mm,叶先端急尖,基部下延为叶柄,边缘羽状裂或具锯齿。头状花序,密集于茎端成圆柱形,通常有棕色长柔毛;总苞片长9-14mm,外层总苞片2枚,线形,内层总苞片4枚;花全部舌状,舌片黄色而基部带黑色,舌片先端5齿裂,筒部长3.5-6mm。瘦果长圆形,冠毛基部草黄色或近白色,长11-2mm。花果期7-9月。

    性味

    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毒;乳腺炎;风湿痹痛;衄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3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板状或卷曲,厚1.5~2毫米。外表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多皱缩浅槽纹,布有不规......
  •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拼音注音Chū Bái Pí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
  • 拼音注音Chū Jī别名红娘子、灰花蛾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九栖于樗、榆、刺槐、女贞及多......
  • 《中药大辞典》:橙叶拼音注音Ché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叶片。化学成分橙叶含挥发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柠檬醛和柠檬烯等。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能止疼散瘀。“摘录《中药大辞典》《......
  • 《中药大辞典》:橙子拼音注音Chénɡ Zi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