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来源

    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和北部地区。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

    1~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柳叶蒿拼音注音Liǔ Yè Hāo英文名Willowleaf Wormwood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及灌丛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原形态

    柳叶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主根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 略粗。茎直立,单立,紫褐色,有纵棱,中上部有斜展分枝,被蛛丝状毛。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花期估萎,中部叶长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下面无毛,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有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上面无毛,下面除叶缘处被灰白色密茸毛;上部叶狭披针形,有齿或全缘。头状花序极多数,总状排列于腋生直立的短枝上,并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有披针形至条形的苞叶;总苞卵形,长4-5mm,宽3-3.5mm;总苞片约5层,边缘宽膜质,蔬生蛛丝状毛;外层雌花10-15朵,黄色。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无毛。花、果期8-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肺炎;扁桃体炎;丹毒;痈肿疔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疽、疮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巴东岩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补肾。用法用量全草炖肉服,用量3~5钱。......
  • 拼音注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茄子“条。性味苦,平。①《生草药性备要》:......
  • 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圆锥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