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拼音注音Lǐ Yú Nǎo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鲤科动物鲤鱼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

    性味

    《别录》:"温。"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主诸痫。"

    ②《日华子本草》:"治暴聋,煮粥服。"

    ③《纲目》:"鲤鱼脑髓和胆等分,频点目眦,治青盲。"

    复方

    ①治耳聋: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中。(《千金方》)

    ②治耳聋有脓,不瘥,有虫:捣桂和鲤鱼脑,(棉裹)纳耳中,不过三、四度。(《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鲤鱼脑拼音注音Lǐ Yú Nǎo英文名Carp brain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鲤鱼杀死后,取出脑髓,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原形态

    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g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vitamin)C8.30mg。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明目;聪耳;定痫。主青盲;暴聋;久聋;诸痫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溶化灌耳,或捣烂点眼。内服:煮食,适量。

    复方

    ①治耳聋:竹筒盛鲤鱼脑,炊饭处蒸之,令烊,注耳中。(《千金方》)②洽耳聋有脓,不瘥,有虫:捣桂和鲤鱼脑,(棉裹)纳耳中,不过三、四度。(《千金方》)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诸痫。

    2.《日华子本草》:治暴聋,煮粥服。

    3.《纲目》:鲤鱼脑髓和胆等分,频点目眦,治青盲。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性味酸、微辛,平。功能主治......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藜拼音注音Cì Lí别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鸡冠冠草、刺穗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Teloxys aristata (L.) Moq.],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段......
  • 拼音注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6~7月采收。同属植物水苏叶藦苓草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药。生境分布......
  • 《中药大辞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别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辛、苦,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