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龙牙草根

    拼音注音Lónɡ Yá Cǎo Gēn别名

    地冻风(《中药志》)。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秋后采收,洗净,除去芦头。

    性味

    《本草图经》:"味辛涩,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赤白痢疾,妇女经闭,肿毒,驱绦虫。

    《履巉岩本草》:"治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赤白痢:龙牙草根焙干,不计分两,捣罗为末,用米饮调服一钱匕。(《本草图经》)

    ②治赤白菌痢:龙芽草根一两,水煎服。

    ③治偏头痛:龙芽草根一两,鸡、鸭蛋各一个,煮服。

    ④治小儿疳积及眼目障翳:龙芽草根及茎(去粗皮)五钱,猪肝二两,煮熟,食肝及汤。(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暑热腹痛,妇人经闭:龙芽草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或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约10m......
  • 拼音注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树皮或嫩叶。生境分布生于山麓、路旁、村落附近。分布吉林、辽宁......
  • 拼音注音Cì Y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采收和储......
  • 拼音注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疏,美滑于白榆。”可见,古......
  • 拼音注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