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别名

    埋哥当牧[傣语]

    来源

    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涩,温。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埋博树拼音注音Mái Bó Shù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毛叶青冈和毛枝青冈的树皮及壳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clobalanopsis kerrii(Craib)Hu[Quercus kerrii Craib]2.Cyclobalanopsis helferiana(A.DC.)Oerst

    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剥取;秋季采集果实后剥取壳斗。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60-1800m的山地疏林中。

    2.生于海拔900-2000m的常绿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1.小枝密被黄褐色绒毛,后渐无毛或被薄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被绒毛;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9-18(-24)cm,宽4-7(-9)cm,先端圆钝或短钝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1/3以上有钝锯齿,中脉在上面平或微突起,侧脉10-14对,下面支脉明显,幼时两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老时下面易脱落绒毛或无毛。雄花序多个簇生于近枝顶,长5-8cm;雌花序单生,长2-5cm,稀达7cm。壳斗盘形,深浅不一,直径2.5-3.8cm,高5-8mm,被灰黄色或灰色柔毛,小苞片汇合生成7-11条同心环带,环带有细齿或全缘。坚果扁球形,直径2-2.8cm,高7-12mm,先端凹下或平、柱座凸起,被绢质灰色短柔毛,果脐微凸起,直径1-2cm。花期3-5月,果期翌年10-11月。

    2.本种与毛叶青冈很相似,其不同处为老叶下面密被绒毛,坚果较小,壳斗较薄,包着坚果的部分较多。

    性味

    苦;涩;性温

    注意

    孕妇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腹泻;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 Yuè Zhà别名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和三叶木通Akebia......
  • 拼音注音Bá Yuè Guā别名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懒袋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olboelliafargesiiR......
  • 《中药大辞典》:八楞木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ù别名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七月左右割取全草,晒干。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华东及中......
  • 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á别名牛鼻子树、老母猪、五爪根、大糯叶、双合合、牙呼光[傣]来源荨麻科野苎麻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肠痈,经闭腹痛,......
  • 拼音注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别名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ortorum Maxim;A. henryi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