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木槿

    拼音注音Mù Jǐn别名

    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

    性味

    甘、平、滑、无毒。

    功能主治

    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

    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

    3、牛皮癣。用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细),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涂癣。有臭流出即愈。

    4、痔疮肿痛。用木槿皮或叶煎汤先熏后洗。

    5、大肠脱肛。用木槿根煎汤,先熏洗后,以白矾、五倍子调敷。

    6、噤口痢。用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煎面饼二个,蘸末吃下。

    7、风痰逆。用木槿花晒干,焙过,研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服,开水送下。白花更好。

    8、黄水脓疮。用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条。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性状为半透明的结晶,直径5~15毫米,厚......
  •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拼音注音ài Nà Xiānɡ别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
  •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根拼音注音ài Nà Xiānɡ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根,植物形态详“艾纳香“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用法用量内服:......
  • 拼音注音ài Hǔ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英文名Weas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
  • 拼音注音ài Hǔ Nǎo英文名Weasel Brain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虎的脑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开颅取出脑,晾干。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