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柑算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柑算盘子别名

    小甘淫、细甘淫、山柑树

    来源

    大戟科山柑算盘子Glochidion fagifolium Miq.,以枝、叶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苦、甘、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感冒发热,暑热口渴:枝、叶0.5~1两,水煎服。

    口腔炎:枝、叶适量,水煎含漱。

    湿疹,疮疡溃烂:鲜枝、叶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山柑算盘子拼音注音Shān Gān Suàn Pán Zi别名

    小甘淫、细甘淫。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Beechleaf Glochidion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山柑算盘子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chidion sphaerogynum (Muell.Arg.)Kurz[Phyllanthus sphaerogynum Muell.Arg.;Glochidion fagifolium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600m的旷野灌丛或山地疏、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山柑算盘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l-10m。树皮灰白色;小枝绿色,有细棱,干后变黑,光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8mm;托叶近三角形,长2-3mm,锐尖;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5.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通常略不等,全缘,下面浅绿色,干后灰褐色,两面无毛,侧脉7-8对。花簇生,浅绿色。雌雄同株;雌花位于雄花之上生于小枝上部,或在小枝中部雌花及雄花同生于一叶腋内;雄花花梗长6-8mm,萼片5-6,倒卵圆形,长约2mm,淡黄色,雄蕊3枚,花药隔短;雌花花梗长2-3mm,萼片6,卵状三角形或卵圆形,外面3片较大而厚,长约1mm,子房陀螺状,无毛,4-6室,花时上部为花柱所包,花柱合生呈扁球状,约为子房宽的2倍。蒴果扁球形,先端凹陷,直径8-10mm,厚约4mm,光滑,具深纵沟,宿存花柱扁球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归经

    心;肺经

    性味

    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署热口渴;口腔炎;湿疹;疮疡溃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外洗。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枝、叶:味苦,甘涩、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暑热口渴,口腔炎。外用治疮疡溃烂。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别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钩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草丛中。原......
  • 《中药大辞典》:白垩拼音注音Bái è别名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原形态由方解石质点和有孔虫,软体动物和球菌类的方解石质碎屑组成。为白......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中国药典》:白头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