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松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别名

    小盐灶菜

    来源

    玄参科松蒿属植物松蒿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Thunb.)Kanitz [P. chinense Bunge],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

    微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水肿。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别名

    糯蒿、土茵陈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松蒿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草坡。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体具腺毛,有粘性。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对生,长1.5~2.5厘米,宽1~2厘米,羽状分裂,两侧裂片长圆形,顶端裂片较大,卵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具短柄。花单生于叶腋,具短柄;萼钟状,5裂,裂片叶状,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冠筒状,2唇形,淡红色,长约1.5厘米,喉部有2黄色条纹,边缘具纤毛。蒴果卵状长扁圆形,具细短毛。种子椭圆形,具网纹。花期9~10月。

    性味

    性平,味微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黄疸病,水肿。风热感冒,鼻匿、口匿、牙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复方

    ①治黄疸病:松蒿一两,岩白菜五钱,黄柏皮、小黄草、木节草各三钱,甘草二钱。煨水服。

    ②治水肿:松蒿一两,煨水于睡前服;同时煨水熏洗全身。

    ⑧治风热感冒:松蒿五钱,生姜三片。煨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松蒿拼音注音Sōnɡ Hāo别名

    糯蒿、细绒蒿、土茵陈、小盐灶菜、大叶蓬蒿、红壶瓶、草茵陈、铃茵陈、鸡冠草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Phtheirospermum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松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 (Thunb. Kanitz[Gerad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沙质地、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各地。

    原形态

    松蒿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00cm。全株被腺毛,有粘性。茎直立,或弯曲而后上升,多分枝。叶对生;具有带狭翅的柄,柄长5-12mm;叶片长三角状卵形,长1-7cm。下端羽状全裂,向上渐变深裂至浅殂,裂片长卵形,边缘具细齿。花单生于叶腋,花稀疏;花梗长2-7mm;萼钟状,5裂,果期增大,裂片长卵形,上端羽状齿裂,边缘有细齿;花冠紫红色或淡紫红色,筒状,长1.5-2cm,2唇形,下唇有两条横的大皱褶,上有白以长柔毛;雄蕊4,药室基部延长成短芒。蒴果卵状圆锥形,长约1cm,室背2裂。种子卵圆形,扁平,长约1.2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全长30-6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腺毛,有粘性。叶对生,多皱缩而破碎:完整叶片三角卵形,长3-5cm,宽2-3.5cm,羽状深裂,两侧裂片长圆形,顶端裂片较大,卵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叶丙面均有腺毛。穗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长约6mm,5裂;花冠淡红紫色。味微辛。

    化学成分

    松蒿地上部分含松蒿甙(phtheirospermo-side),洋丁香酚甙(acteoside),天人草甙(leucosceptoside)A,角胡麻甙(martynos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车前醚甙(plantarenaloside),连翘脂甙(forsythoside)B[1]。

    归经

    肺;脾;胃经

    性味

    味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水肿;风热感冒;口疮;鼻炎;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含化或入......
  •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来源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肠炎,细菌......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润湿肥沃沙地、渠边、田埂、丘间低地。分布东北、河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原形态赖草,又名:厚穗......
  •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复方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两,水煎服。②治赤白带下:冰草白穗五钱,败酱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