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翁皮

    《中药大辞典》:水翁皮拼音注音Shuǐ Wēnɡ Pí别名

    水翁树皮(《本草求原》)。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树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翁花"条。

    性状

    干燥树皮厚约1厘米,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易纵向撕裂成条,弹之即有粉尘飞出。

    性味

    辛,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徽酸辛,温。"

    ②《本草求原》:"酸,平。"

    功能主治

    杀虫,止痒。治癣癞,烂脚,囊痈。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杀虫。"

    ②《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

    复方

    治囊痈:水翁皮之二层,煎水洗十余次;如痈巳穿,加甘草节同煎。(《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翁皮拼音注音Shuǐ Wēnɡ Pí别名

    水翁树皮

    英文名Bark of Operculate Cleistocalyx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Merr. 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

    水翁,乔木,高达15m。小枝近圆柱形或四角形,秃净。叶对生,阔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0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渐狭,近革质,秃净,干时下面常有黑色斑点,侧脉8-12对;叶柄长1-1.5cm。花小,绿白色,近无柄,为广歧的聚伞花序;萼钟形,长约3mm,近截头状,萼肢延伸成帽状;花瓣5,合生成帽状,顶尖,有腺点;雄蕊多数,离生;子房2室,花柱线形。核果状浆果,球形,宽约7mm,熟时紫黑色。花期夏季。

    性状

    干燥树皮厚约1cm,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易纵向撕裂成条,弹之即有粉尘飞出。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脚气湿烂;湿疹;疥癣;肾囊痈;烧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煎汤熏洗;或煎汁涂。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洗zi癞,杀虫。

    2.《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苋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来源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以根、花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广西。性味微辛,平。注意忌服酸、冷。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散瘀止痛,除湿,调经止......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Platanthera dentata (Sw......
  • 《中药大辞典》:白花菜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别名羊角菜(《纲目》),屡析草(《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长于荒地,或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广西、台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菜子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Zǐ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来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种子,其全草亦入药......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白花莱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