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拼音注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

    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指甲草(《浙江中医杂志》23(10):17,1958),雪里开花(《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滨繁缕《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全草带根全草。2~3月采挖,洗净,阴干。

    生境分布

    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原形态

    越年生草本。茎纤细,下部平卧,上部有稀疏分枝,高15~30厘米,绿色或带紫色。叶对生;无柄;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宽2~8毫米,两端尖锐,金缘或边缘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花柄细长如丝;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光滑;花瓣5,与萼片等长或稍短,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蒴果较宿存的萼稍长,成熟时6瓣裂。花期春季。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温。"

    功能主治

    治伤风感冒,痢疾,痔漏,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敷痔漏。"

    ②《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伤风感冒:雀舌草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日服两次,服药后盖被令出微汗。(《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冷痢:雀舌草二两,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痔漏:雪里花为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搽一二度,其痔即消缩。(《纲目拾遗》)

    ④治疔疮:鲜雀舌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

    ⑤治跌打损伤:雀舌草一两,黄酒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雀舌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一握,洗净捣烂后,敷贴伤口。(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天蓬草拼音注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

    雪里花、寒草、金线吊葫芦、雪里开花、小红娘、漫水草、文集草、鹅儿肠、兰衣参、麻丝菜、黄瓜草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uliginosa Murr.[S. alsineGrimm.」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初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原形态

    越年生草本,高15-30cm。茎纤细,丛生,下部平卧,上部有稀疏分枝,绿色或带紫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浅波状,两面无毛。花序聚伞状,顶生或腋生;花柄细冬长如丝;苞片和小苞片较小;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边缘膜质,光滑;花瓣5,白色,与萼片等长或稍短,2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蒴果较宿存的萼稍长,成熟时6瓣裂,内有多数种子。种子肾形,褐色,表面具皱纹突起。花期4-11月,果期6-12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污绿色。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全缘或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光滑;花瓣5,白色,2深裂;雄蕊5;花柱2-3。蒴果,较宿等长,熟时6瓣裂。气微,味淡。

    归经

    肺;脾经

    性味

    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解毒止血。主伤风感冒;泄泻;痢疾;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疮肿毒;痔漏;毒蛇咬伤;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 609。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敷痔漏。

    2.《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Yīnɡ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 《中国药典》:白茅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Gēn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
  • 《中药大辞典》:白茅花拼音注音Bái Máo Huā别名营花(《唐本草》),茅盔花、茅针花(《江苏植药志》)。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4~5月花盛开前采收。摘下带茎的花穗,晒干。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其他各地亦有。性......
  •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实图考》),茅芽(《医学衷中参西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
  •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性味甘、......